施工工藝:先澆筑水泥混凝土 ,待達到設計強度的75%以上后再張拉預應力鋼材以形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施工方法。
后張法:
①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
先澆混凝土,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%以上,再張拉鋼筋(鋼筋束).其主要張拉程序為:埋管制孔→澆混凝土→抽管→養護穿筋張拉→錨固→灌漿(防止鋼筋生銹).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錨具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,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,這種做法使鋼筋與混凝土結為整體,稱為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。
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由于粘結力(阻力)的作用使得預應力鋼筋拉應力降低,導致混凝土壓應力降低,所以應設法減少這種粘結.這種方法設備簡單,不需要張拉臺座,生產靈活,適用于大型構件的現場施工 。
②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
其主要張拉程序為預應力鋼筋沿全長外表涂刷瀝青等潤滑防腐材料→包上塑料紙或套管(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不建立粘結力)→澆混凝土養護→張拉鋼筋→錨固。
施工時跟普通混凝土一樣,將鋼筋放入設計位置可以直接澆混凝土,不必預留孔洞,穿筋,灌漿,簡化施工程序,由于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增大,降低造價,適用于跨度大的曲線配筋的梁體 。
用途:應用領域公路橋梁 、鐵路橋梁 、城市立交 、城市輕軌 、高層建筑 、水利水電大壩 、港口碼頭 、巖體護坡錨固 、基礎加固 、隧道礦頂錨頂 、預應力網架 、地鐵 、大型樓堂館所 、倉庫廠房 、塔式建筑 、重物提升 、滑膜間歇推進 、橋隧頂推 、大型容器及船舶 、軌枕 、更換橋梁支座 、橋梁及建筑物加固 、鋼筋工程 、防磁及防腐工程、碳纖維加固 、先張梁場施工、體外預應力工程、斜拉索 、懸索等